有人形容科技创新如同“拿着锤子找钉子”,产业创新如同“找准钉子造锤子”,双向奔赴的二者深度融合,便可推动更多造福百姓的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市工信局聚焦重点产业创新需求,三个月前组织开展了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力求助力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如今成果如何?本市首批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建设启动暨工作推动会近日举行,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关键技术和应用产业链创新联合体、机器人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创新联合体等在内的17个产业链创新联合体首批揭牌,将推动形成企业牵头、大学科研院所支撑、终端用户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模式,贯通“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场景搭建-产业培育”全链条。
“首批17个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均已完成建设方案编制,全部面向制造业领域,涵盖本市重点发展的9条产业链及其子链,侧重于天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及产业安全等领域。”该负责人介绍,在新兴产业方面,组建了增材制造、信创适配、新能源汽车数据融合等联合体;在未来产业方面,组建了智能机器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低空经济等联合体;在产业安全方面,组建了安全应急装备、电动自行车高质量安全技术等联合体。“这些方向与天津制造业重点方向高度契合,贴近社会关注热点方向,能有效服务于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要求。”
“组建产业链创新联合体,能进一步引导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该负责人介绍,首批17家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共包含成员单位170家,包括瑞普生物、金桥焊材、天地伟业等9家链主企业和62家链上重点企业,将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在技术需求拉动科技创新、在市场需求提供应用场景等方面的龙头作用,提升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联合体还鼓励牵头企业以需求为牵引,邀大学和科研机构深度参与,并积极融入最终用户。例如,以能源建设、轨道交通作为重点攻关方向的焊接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吸纳了中车、中石油等最终用户单位,加快成果落地转化。
“17个产业链创新联合体汇聚近5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70家市级创新平台,就是为加速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链聚集。”该负责人提到,联合体还充分吸引北京创新资源参与天津制造业产业创新,水电装备、增材制造、安全应急装备、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11个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具备京津冀协同元素。
作为本市国企,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天津百利特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牵头建设了水电装备、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建设。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发挥国企优势,组织行业领先企业,携手科研院所和用户企业,致力于突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和研发战略新产品,并开展概念验证、技术成果转化等,有效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