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雨情 灾区牵动人心
8月19日22时至20日10时,建昌县雷家店乡累计降雨量达447.8毫米,而建昌县年平均降雨量为549.1毫米,半天时间下了将近一年的雨。
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最大过程降雨量、最大日降雨量和最大小时降雨量均已突破葫芦岛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经辽宁省气候中心评估,此次葫芦岛“8·20”暴雨过程综合强度为特强一级,是暴雨强度最高等级,为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葫芦岛地区最强。
整个汛期,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每天对全省地质灾害风险进研判
迅速响应 “人防+技防”应对
8月21日,省自然资源厅迅速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和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协同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及自然资源部、省级专家一行36人组成地灾防治团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灾工作,利用遥感、航测等专业技术,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了11个受灾严重乡镇的1米分辨率灾前卫星影像专题图及5个乡镇的受灾情况专题影像图,在断水、断电、断网、断路等极端条件下,协同开展“人防+技防”,指导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完成网格排查、撤离督导和灾情评估工作。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张达带领地灾防治团队在建昌进行地质灾害风险研判
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技术、团队、平台优势,为本次强降雨救灾提供全面支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派出卫星指挥车、三维激光扫描仪等专业装备赴建昌县开展应急调查工作,组建网格化群测群防体系,不间断滚动发布建昌县、绥中县等地86个地灾隐患点风险处置情况,前往新发生地质灾害点开展风险研判和救灾指导。
地灾防治团队深入一线
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第一时间解译并提供降雨区高清遥感卫片和InSAR数据,在断网条件下为省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实时决策提供要素支撑,出动长续航大型无人机对因道路损毁无法进入的地灾隐患点和新发生地灾区域开展全自动巡测巡查,获取一手高清数据,开展抢险救灾决策和次生灾害预警。
利用高科技手段监测灾情变化,为开展抢险救灾决策和次生灾害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成功避险 无人因地灾伤亡
汛前,按照省自然资源厅和葫芦岛市自然资源局要求,建昌县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1200余份、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140余份。8月19日,接到地质灾害三级预警后,建昌县自然资源部门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通知到全县19个乡镇、47个地质灾害点所在乡、镇和监测人员,及时组织撤离,将受灾群众在学校、村部等集中安置点安置或引导投亲靠友、分散安置等方式进行妥善安排,扎实做好转移人口安置保障工作,重点关注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统筹物资调配,确保转移人口食宿保障到位,顺利转移500余人,全县无一人因地质灾害伤亡。
暴雨过后,地灾防治团队到建昌县受灾地区对风险隐患点进行调查评估
支撑重建 打破常规特事特办
为全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省自然资源厅成立了由厅长王宗林担任组长、多个相关处室协同参与的调研组,于8月27日前往建昌县受灾地区,就泥石流地质灾害情况和灾后水毁房屋重建选址、水毁耕地情况进行调研,并指导当地开展灾后治理项目申报工作。
省自然资源厅厅长王宗林到建昌县受灾地区调研
在养马甸子乡枣木杠沟村四道河子村民组,调研组了解到枣木杠沟村共有303户,房屋水毁严重,需要重建的有117户。由于枣木杠沟村地处河道两侧,在原址翻建仍有安全隐患,需另外选址。王宗林说:“天气逐渐转凉了,建房还需要时间,不要等,保障受灾群众有房住才是关键。整个辽西受灾地区以葫芦岛为重点,要迅速科学选址,马上动手建设,涉及土地用途规划调整问题,省厅各处室要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县乡村要争分夺秒抓紧实施,确保水毁房屋的受灾群众入冬前住进安全的新房。”
8月28日,由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省地勘集团有色一〇五地质队、省地勘集团第十地质大队组成的48人技术团队再次进驻葫芦岛市受灾地区,开展强降雨后地质灾害灾情损失核查及新增隐患点认定工作。
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根据认定结果,及时向自然资源部反馈我省灾情损失,复盘突发极端天气下防灾减灾救灾应对措施,制定灾后恢复重建方案,切实把省委、省政府关于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关部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