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人才行动计划暨“全球鹰计划”启动大会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部署,推进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全面提升规划资源工作的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专业能力,8月29日上午,市规划资源局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隆重召开全球视野人才行动计划暨“全球鹰计划”启动大会。市规划资源局局长、党组书记张玉鑫,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谭朴珍,特邀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德国珮帕施规划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中国区负责人张宁,法国包赞巴克事务所中国区设计总监许桦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孙珊主持,市人才工作局、市规划资源局相关单位(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全球鹰计划”全体“鹰眼观察员”参加了会议。
“全球鹰计划”是在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局指导下,规划资源部门推进全市人才高地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五个一的目标任务体系,即组建“一支队伍”、聚焦“一批城市”、搭建“一张网络”、形成“一套成果”、举办“一系列活动”,行动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选取了60个全球性代表城市,在此基础上,面向规划资源系统遴选100名优秀年轻专业人才作为“鹰眼观察员”,每个城市匹配1-6名观察员,人城匹配开展国际城市跟踪研究,构建大都市规划国际交流网络,举办大都市规划国际咨询会等系列活动,聚焦全球城市创新亮点和前沿实践形成研究成果,为上海的规划发展提供前瞻性专业建议和行动方案,在此过程中打造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和水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
会上,谭朴珍代表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局向“全球鹰计划”的胜利启动表示祝贺,他指出,“全球鹰计划”的启动实施,标志着规划资源部门在推进落实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他简要回顾了近年来上海人才工作取得的成效,并指出“全球鹰计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规划资源领域专业保障和科技支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服务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积极探索。他表示,下一步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局将充分支持规划资源部门,搭平台、促交流、强锻炼,把“全球鹰计划”打造成为上海人才工作的一个品牌,希望规划资源部门以实施“全球鹰计划”等人才行动为起点,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推进上海人才高地建设,为上海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玉鑫在讲话中表示,感谢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局一直以来对规划资源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全球鹰计划”是在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局的关心指导下启动实施的。他对郑时龄院士等专家对“全球鹰计划”提出的建议表示感谢,并就下一步如何服务推进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高质量组织实施“全球鹰计划”提出了具体要求。
张玉鑫指出,要立足上海改革开放大局,充分认识实施“全球鹰计划”的战略意义。“全球鹰计划”的启动实施,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关于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重要指示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落实陈吉宁书记关于做到对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业变化、对世界主要城市群和主要城市情况了然于胸的要求,对标世界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面提升规划资源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是落实全市人才工作部署,在规划资源领域加快培养一批有胸怀有格局有视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本市人才高地建设的一个重要探索,要不断提高站位,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张玉鑫强调,要系统施策、持之以恒,全面推进“全球鹰计划”的组织实施。要在跟踪研究全球城市中拓展全球视野,通过对全球性城市的跟踪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注重专家专业指导,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增强干部人才干事创业本领能力。要在一线实践中锻炼一流人才,越是肩负重大任务,越是在斗争一线,越能考验、锻炼和培养人才,着力在对全球城市跟踪研究的实际操作中帮助人才提升视野、锻炼思维、增强本领,高质量实现人才的自主培养。要不断涵养担当作为的工作作风,聚焦“五个中心”建设重要使命,按照月度、季度、年度形成扎实的工作成果,切实为上海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全力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张玉鑫强调,要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加强“全球鹰计划”的组织保障机制。在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局的指导下,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各单位在推进“全球鹰计划”中的专业优势和集体智慧,在城市跟踪研究中注重团队协作,持续提升工作效能。要锚定目标不放松,加强研究的专注度,扎扎实实稳步推进,脚踏实地做深做细,在关注、了解、走进国际城市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好的经验、特点、规律,最终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服务推进上海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启动会上,孙珊对“全球鹰计划”作了工作介绍,各位领导、专家共同上台点亮启动标志,并为全体“鹰眼观察员”们颁发了聘书。3位特邀专家分别作了交流分享,4位观察员代表也分别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