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公布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中,我省多个项目成果脱颖而出。其中,由三安光电旗下子公司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合作的“高能效超宽带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及在5G通信产业化应用”项目,摘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校企协同创新夺取科技大奖的又一个生动事例。
当下,科技创新难以仅靠“单打独斗”,需要各方加强协作,整合优势资源,进而取得重大突破。协同创新,可以产生系统的叠加效应。对于企业而言,能够借力破解企业发展中的技术“卡脖子”难题,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科研院所而言,下沉科研力量,把技术延伸到产业第一线,可以加快中试速度,及早取得研发成果,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开展协同创新,搭建平台是关键。创新平台可以集成各类科技资源,呼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产业前沿,促进产学研用结合,从而推动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的组织实施,以重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例如,刚刚成立的福建省氢能产业联合研究院,欲统筹全省范围内氢能产业上下游技术力量,整合各方现有成果和资源,开展氢能产业发展全体系联合攻关,将以更多前瞻性、原创性成果引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福建辖区内大院大所相对较少,研发力量较为薄弱。发力协同创新,一方面亟须推动更多的创新平台搭建与重组,提升协同创新平台能级。这样,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之间,就能更好地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出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持续发挥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各创新主体的协同研发热情,推动创新项目的落地生根。要围绕区域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的创新全链条,加强对科技创新全链条的支撑保障,以实现更多的创新突破,形成促进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的强劲引擎。
从区域发展来看,同样需要协同创新的力量。福建山区沿海资源禀赋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因而,协同创新还可以在不同区域间有序展开,互为借鉴,互促互进,相互赶超。比如,建设东南(福建)科学城是福建省和福州市的重要战略部署。这项战略部署将以东南(福建)科学城串联福州高新区、软件园等园区,联动莆田、宁德国家高新区,推动新质生产力在福州都市圈布局,推进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区域协同创新需要发挥各县域的比较优势,加强合作,促进县域内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质的提升。
福建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需要加大政策扶持,聚焦高端科创平台引建,争取国家创新资源布局落子,同时加快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公共服务补短促优,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良好效应,推动更多的创新项目落地生根,助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