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第34个“全国土地日”系列宣传和学术交流活动,同时献礼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院建院70周年,“两山在北疆”主题系列讲座第二场,日前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院举行。
“两山在北疆”主题系列讲座由中国土地学会、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指导,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学会、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院主办,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城市规划学会协助举办。
讲座特邀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一行出席,并为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院全体员工、高等院校的师生们献礼学术盛宴——《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拓展两山转化路径》的专题报告。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学会理事长主持会议并讲话。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局、自治区土地学会理事代表等参加本次学术交流盛会。
讲座从三大板块、四大背景、划定红线的十个方面、自然资源资产实现的四大路径,为自然资源权益和规划工作指明了方向。讲座在选题背景中指出,要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下,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增强发展潜力与后劲,最终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个目标的平衡,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现代化。讲座在职责所系的背景下指出,在落实好“两统一”职责,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一方面编制了《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统筹划定了“三区三线”,多规合一的四梁八柱框架基本构建;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以土地为基础拓展到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实现路径,要构建起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资金反哺资源保护与修复闭环的链条,切实推进“两山”双向转化。
讲座在关于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和拓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授课中,结合在内蒙古自治区调研经历和实践工作,对自治区的规划工作和权益工作给予了鼓励、肯定与鞭策。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是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地位在全国举足轻重,在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体系建设实践中,红线划定面积为59.6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46%,也占到了全国陆域生态保护面积的近五分之一,与西藏并列为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比例最高的省份。红线的划定工作对维护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当然内蒙古也在做特色资源的资产转化路径探索,如单要素、多权利组合的资产配置运营模式,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冰雪资源资产特许经营实践案例”,赋能驱动高效利用湿地资产,通过建设用地出让与冰面租赁相结合的方式,挖掘湿地经营效益,不断丰富“湿地+”产业,资产配置实现最大效益,最大限度的显化了资源要素,整年四季都让它发挥出价值,这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资源配置方式。
讲座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既要守好绿水青山,筑牢生态保护红线,也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不断探索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拓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助力“两山”转化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需要我们携手共进群策群力来共同筑牢生态文明之基。坚定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画卷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