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强化工作统筹。成立天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指挥部,负责项目统一指挥和调度,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统筹协调项目推进;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驻点办公、靠前指挥、现场督导项目实施管理。
二是坚持模式创新,形成工作合力。市政府印发《天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方案》、《天门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和《天门市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筹资、乡镇主抓”的总体模式,明确政府、部门、社会投资主体、乡镇工作职责和分工,协调推进项目立项、实施、验收和管护有序衔接,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坚持多元筹资,保障资金来源。2024年市财政安排6000万元资金,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并积极引导其他部门项目资金向项目区倾斜,形成叠加聚合效应。依法公开招采社会投资主体,签订投资协议,计划五年期间,社会投资主体总投资41亿元,产生新增耕地3.5万亩以上,力争达到5万亩。
四是坚持群众参与,激发建设热情。将项目选址、申报、方案编制、组织协调等职责下放乡镇,由乡镇成立项目管理部,让当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项目实施,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提高亩均投资标准,耕地占补项目5万元/亩、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7.35万元/亩、增减挂钩项目10万元/亩,在完成农用地整治后,结余资金由乡镇自主安排涉农项目建设。
五是坚持全面发力,增加耕地指标。2023年,验收报备增减挂钩项目2批次,产生增减挂钩指标1699亩;验收报备耕地占补项目17批次,产生补充耕地指标1962亩。2024年,计划竣工验收项目4个,报备生成补充耕地指标3200亩;计划开工建设项目9个,可产生新增耕地4343亩;谋划全域项目5个,先行安排实施佛子山、皂市2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谋划耕地占补项目3000亩,增减挂钩项目1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