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法治网
用户登录 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政策解读

我国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解读

时间:2024-06-13 21:19:56      作者:佚名    来源:自然资源部

  

  

  

  ①西沙群岛珊瑚礁。

  

  ②监测人员在河北曹妃甸开展海草床生态监测。

  

  ③广东珠海磨刀门盐沼。

  

  ④黄河口遥感影像。

  

  ⑤福建厦门下潭尾红树林。

  

  ⑥广东大亚湾。图片来源:《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

  6月8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局部海域有所改善,典型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日前,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派出机构、直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对《公报》进行了解读。

  为海洋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这是自然资源部首次发布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其发布的目的是什么?

  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负责人:发布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首先是自然资源部依法履职的具体体现。2024年1月1日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发布警报和公报。其次是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必然要求。通过公报发布,增进大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营造全社会关心海洋、爱护海洋的良好氛围,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同时,我们希望从监测角度对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的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客观反映,为各级政府实施海洋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后续沿海各省(区、市)将陆续发布本地区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它们将与国家公报一起,从不同层次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的成效,促进海洋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

  典型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的状况如何?

  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负责人:近年来,自然资源部聚焦“对海洋生态系统分布格局清楚,对典型生态系统现状与演变趋势清楚,对重大海洋生态问题和风险清楚”总体目标,建立健全中央地方分工协作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2023年,对15条近海标准断面、1614个站位开展生态趋势性监测,对150处典型生态系统开展调查监测,对赤潮、绿潮等灾害问题开展预警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局部海域有所改善,典型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具体体现在:一是近岸海域海水盐度、溶解氧、酸碱度和化学需氧量等生态基础要素无明显变化,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指征海水富营养化程度的两项重要指标有所下降。二是近岸海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总体保持稳定。三是监测的珊瑚礁、海草床、滨海盐沼、红树林等典型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为主,河口、海湾生态状况总体稳定,海岛生态状况稳中有升。

  同时,监测也发现,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我国赤潮、绿潮、海洋低氧、海岸侵蚀等灾害问题依然存在。2023年,共发现赤潮46次,黄海浒苔绿潮最大覆盖面积998平方千米,发现局地生物暴发事件5起,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72毫米。河口低氧、海岸侵蚀在局部区域较为突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任务依然艰巨。

  《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当前,珊瑚礁、海草床、滨海盐沼、红树林等典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如何?

  自然资源部海区局负责人:“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部为系统掌握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状况,支撑保护修复管理,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全国性调查,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国珊瑚礁、海草床、滨海盐沼生态现状调查,会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完成红树林资源调查。

  调查显示,我国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南海诸岛几乎全部是发育良好的珊瑚礁,近岸海域珊瑚礁分布面积约258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周边、广东雷州半岛西南部和万山群岛、广西涠洲岛和斜阳岛周边海域,共调查鉴定出造礁石珊瑚393种,约占世界已发现造礁石珊瑚种类的40%,珊瑚礁鱼类595种,生物多样性很高。

  近岸海域海草床分布面积约107平方千米,呈现“一南一北”分布特征。北方海草床集中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等省份,南方海草床集中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南北方海草床在植被和底栖生物类型上均有较大差异。

  滨海盐沼主要分布在山东至福建的5个沿海省市,总面积约1132平方千米。本土盐沼植被类型主要包括芦苇、碱蓬、柽柳、海三棱藨草等,互花米草入侵是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红树林总面积292.09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5个沿海省份。共记录优势树种27种,以海南最为丰富。

  2023年,我们对上述4类典型生态系统的16处重点分布区开展监测,结果显示,其中13处生态状况为优良,3处为中等。活珊瑚覆盖率、海草盖度、盐沼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等关键指标与之前的调查结果相比,均呈现趋好态势。

  气候变化威胁海洋生态系统

  《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全球气温屡创新高,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

  自然资源部海洋信息中心负责人:从监测结果看,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海温上升和极端热浪事件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持续威胁。我国近海表层水温呈波动上升趋势,近十年夏季表层海温较常年高0.3℃,处于有观测记录以来的高位。预计未来海洋热浪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影响范围会进一步增加,珊瑚白化、海水层化等现象将更为常见,一些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将面临严峻考验。

  第二,更多二氧化碳融入海水,叠加大量营养盐进入海洋,加剧海洋酸化和低氧化,深刻改变各类海洋生物的生存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海洋表面 pH值平均下降了0.1左右,海洋含氧量较20世纪中叶损失了约2%,全球缺氧区的数量从2008年的400多个增加到2019年的700个左右。2023年我们在长江口邻近海域监测发现约15200平方千米的低氧区。

  第三,受河流入海泥沙减少、海平面上升、海砂开采等影响,我国海岸整体正在由淤积向侵蚀转变,淤涨岸段的淤积变慢,侵蚀岸段不断增多。辽宁绥中、江苏盐城等重点监测岸段年平均侵蚀距离达2.3米~13.9米。这一方面导致沿海防护能力降低,带来更大灾害风险;另一方面导致潮间带生物栖息地受损,对在此产卵、育幼、觅食的生物构成威胁。

  未来,气候变化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的风险不断加剧,自然资源系统将加大气候变化生态风险的监测预警力度,切实提升适应气候变化基础能力。

  多举措保护修复海洋生态系统

  《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自然资源部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负责人: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聚焦“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优先将生物多样性维护、海岸防护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海岸侵蚀等生态极脆弱区域等共计15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划入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

  二是构建沿海保护网络体系。我国现有涉海自然保护地352个,保护海域9.33万平方千米,将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典型生态系统、海底遗迹等地形地貌纳入自然保护地进行保护。

  三是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组织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生态修复、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保护修复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175个。全国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近1680千米,滨海湿地超过75亩,红树林面积明显增加,滨海盐沼、海草床等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恢复。

  四是做好海洋生态保护合作交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发布《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中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典型案例》(英文版),讲述中国生态保护故事,共享中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与经验。

  下一步,自然资源系统将继续做好海洋生态保护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原文链接:https://www.mnr.gov.cn/gk/zcjd/202406/t20240613_28479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