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至13日“2023年国际生态经济年会暨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和香港、昆明三城联动举行,旨在构建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赋能,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增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进一步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北京主论坛由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鸿志主持,香港平行论坛将持续到12月13日。在北京主论坛上,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会长吴丰昌院士表示,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始终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并加以推进,倡导、推广可持续品牌,展示可持续创新技术和成果,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转化应用,构建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可持续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增长。
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监事长、同济大学工程与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雷教授致辞中建议协会发挥桥梁作用,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与企业的融合,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组织中国事务部副秘书长高星教授表示,“一带一路”未来将朝着生态、健康、文化、美丽、幸福的方向发展。所以生态经济是基础,生态的特点是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与一般的经济和传统的资源型经济不同,会形成更宽泛的领域。
会上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原国家建材局副局长蒋明麟聚焦“‘双碳目标’下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作演讲时,就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及产业发展现状、发展和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享了观点。他强调在“双碳”目标下,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应高质量发展,通过综合利用、新材料和新产品减少资源消耗和碳排放。
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中科院生态中心欧阳志云研究员作了以“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及其应用”为主题的演讲,他表示:“生态产品具有巨大生态价值,可带来经济效益。生态系统关系人类福祉,提供的物质产品与服务支撑人类生存与发展。”
世界经济论坛自然与生态文明倡议大中华区总负责朱春全作了题为“支持构建新自然经济的行业行动”的报告。他称,在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同时,多家全球机构提出全球共同的自然目标—自然受益。新自然经济系列报告,旨在为保护自然提供商业和经济案例,同时为企业提供行动蓝图,呼吁全球企业采取行动一致行动保护自然,保持自然和生物多样性,避免和减少对自然的负面影响。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世秋教授作了题为“善治环境,促进发展”的报告,他表示,我国对绿色发展、全球环境治理的政治意愿和战略承诺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前提,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为我国空气质量改善提供驱动力,标准在空气质量管理中将发挥统领全局的作用。建议尽早修订并实施我国的空气质量标准,发挥其引领和驱动作用。
会议颁发了“2023 年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杰出贡献奖”。北京主论坛报告为期半天,共设置了6场主旨报告和颁发协会杰出贡献奖等环节。香港平行论坛为期一天半,设置3个议题,9场主旨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