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法治网
用户登录 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互动交流

淮河流域保护重在水生态修复

时间:2023-02-03 22:16:26      作者:佚名    来源: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公室


  

  建设美丽淮河,水生态良好是题中应有之义。进入新时期,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心将由水污染防治为主,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流域要素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转变,提升水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越发显得重要和紧迫。

  

  当前,淮河流域水生态系统恶化趋势虽已得到有效遏制,但部分地区水源涵养功能受损,河湖岸线及河道内滩地生态空间被挤占,南四湖周边部分污水处理厂配套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等湖库富营养化呈加重趋势,流域水生态保护恢复工作任重道远。因此,要加大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不断把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向深入,为生态淮河、美丽淮河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强化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加快河湖生态复苏。

  

  生态流量是维系河湖生态功能、控制水资源开发强度的关键。要坚持系统观念,从全流域统筹的角度,强化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管理,建立健全淮河干支流、上下游生态流量统筹协调调度机制,因地制宜实施重要河湖生态补水,提升河湖生态用水比例。健全河湖生态流量管理与保障机制,推动流域内已明确生态流量目标的17条重要河湖落实生态流量(水位)保障方案;推动建立闸坝生态基流泄放规则与水量应急调度机制,确保下游河道的鱼类产卵、作物生长等生态敏感期的生态基流需求,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加快推进引江济淮和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在满足生活用水的前提下,保障调入区河湖生态系统安全。加强河湖水系连通修复,推动建立河流与湖泊间的互济互调体系,维持河湖生态系统完整性。

  

  二是推动重点河湖保护修复,实现“保护一河湖,提升一片区”。

  

  水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河湖保护修复要坚持系统治理,更加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精准施治,维护河湖健康。要着力提升水源涵养功能,严格落实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以淮河源头区与沂蒙山区沂河、沭河、泗河源头区等为重点开展水源涵养林建设,强化天然林资源保护,构建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大淮河干流、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等重点区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推动河湖生态缓冲带划定,实施重要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与建设,重塑健康自然的河湖岸线。强化自然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快推进国家重要湿地保护范围划定,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及退耕还湿、退圩还湖、退耕还林等建设,保护沿河环湖湿地、沿海滩涂,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恢复湿地生态屏障功能。

  

  三是夯实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价和科研基础,支撑服务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精准科学保护修复水生态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要深入开展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价,识别突出水生态问题症结,纳入流域水环境形势分析,针对问题严重区域开展水生态保护修复监督帮扶,强化流域区域工作合力。完善淮河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价网络,借鉴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办法,建立以水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为核心,水生境保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保障三方面指标为支撑的淮河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体系,选择流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水体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精准传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以考核促保护,用考核促发展。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科研支撑保障力度,实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增效技术攻关,开展流域汛期面源污染防治、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研究,以科技赋能美丽淮河建设。(王美荣 刘飞翔)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



原文链接:http://henb.nea.gov.cn/adminContent/initViewContent.do?pk=ff80808182c8401d018616b7f6c652a7&columnId=3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